最近因為拓展通路的關係,嗯姐和豬哥很認真地在拜訪有機店家,他們不約而同的接收到一個很重要的資訊,重要到兩個人分别用Line急扣我。
有90%進口有機油拿不到農糧署有機字號都是因為塑膠材質的瓶蓋...。有90%進口有機油拿不到農糧署有機字號都是因為塑膠材質的瓶蓋...。有90%進口有機油拿不到農糧署有機字號都是因為塑膠材質的瓶蓋...。(别人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我是因為覺得太荒謬所以請他們各說三次。)
我分别請他們都冷静,反問他們,我們家小光1.0不是通過檢驗拿到字號還賣光光了嗎?啊我們家瓶蓋是不是也有塑膠材質?那正常存放從裝罐到使用會有多少機會讓瓶蓋溶解出塑化劑?
“那到底是哪個環節出問題才會讓農糧署檢出塑化劑?根據店家說法他們都有歐盟的有機認證啊!”
“我又没有天眼通!我哪會知道别人在做什麽?!會不會油品是大量以25噸桶裝進口再分裝?或者他們進的油在裝罐前是長期存放在塑膠材質的儲藏槽呢?我管人家在做什麽?!我自己小光照顧好就好了!”
但,我必須說,有機認證没過牽扯瓶蓋是我聽過近期最好笑的藉口了,更扯的是大家竟然都買單...。
同行們,加加油好嗎?(拍肩膀)瓶蓋是無辜的,不要再讓供應商拿它來嘟小了!
#世界上有一個很好用的東西叫做大腦
#把自己賣的東西弄懂真的很重要
#感覺寫完這篇又得罪了很多人安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