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品油師”



自從臺灣的油品問題爆發之後,“品油師”這個名詞如雨後春筍一般地冒出來。

我必須要說,我品油,但總覺得自己不足以為師,畢竟橄欖的世界是座看不見盡頭的森林。

去上品油的第一堂課,老師就告訴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吃(品)油,甚至有些人可以清楚地分辨壞橄欖油中的特殊氣味,幾乎每個人都可以稱得上品油師。


生病後,我聽了好友的建議,早上試著用特級初榨橄欖油漱口。

我一漱成主顧,因為油漱過後的口腔非常乾净,連水的味道都喝得出來。

有天,員外好心帶回旅館餐廳用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小膠囊給我用,這樣就不用拿湯匙滴得到處都是了。

隔天,撕開封口,把膠囊中的油往嘴裡倒。

“這不是特級初榨橄欖油。”不到三秒,就讓我忍不住噁心把油吐掉了。

巴哈花精治療當中這樣定義“橄欖”:“大病初癒後的療癒,學會傾聽內在的指示和認知自己身體的需求。即使被環境迫使沉潛,也能學會平静地對待。”

那刻起,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一直以來不是我選擇了橄欖,而是橄欖選擇了我啊。

有很多人傳訊問我如何選擇品油課。

我想對你們說的是,反正大部分的人都是上過幾天的課就自稱為師,那不如就選個價格和老師氣質最合你意的吧!
(本專頁没有入坐送珍奶的活動,請勿自己來對號喲!啾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