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專案名稱“Cloroil"收線,查獲共120噸的假橄欖油。
警方在Jaén的某家公司發現用來製造假油的葵花籽油酪梨油、棕櫚油和讓假油點石成金的香精及色素,甚至查出助其犯案的黨羽竟遍布Jaén、Granada 和Córdoba三個省份。
其中讓我覺的有趣的是,犯案使用的各項油品都不是從本地來的,葵花籽油是從法國來的,酪梨油是從希臘來的,而棕櫚油則是從厄瓜多進口來的。
腩道從各地進口油品加上香精和色素的開銷會比在當地好好買進賣出更有賺頭嗎?如果是的話,那我也只能說我錯看酪梨油了,我之前一直覺得酪梨油很貴的...。(丢算盤)
被查獲的油品中不乏已調味過的香料油,例如百里香口味和大蒜口味的調味橄欖油。各人猜測,應該是因為這些香料味道都很重,加進去剛好讓人老鼠老虎傻傻分不清楚,安餒。
看完大家可能會想說,啊都是可食用的植物油,有什麽危險的?
孩子啊孩子(拍肩摇頭),油品除了使用不明的香精和銅葉綠素外,錯誤引導會讓對上述三種油過敏的消費者產生可能要命的過敏反應呢!
如果你體質好比內褲外穿的克拉克,經過臺灣化工食品的鍛練(大誤)對上述三種油都没過敏,也别急著覺得逃過一劫而爽歪歪。
因為每種油的發煙點都不同,未精製的狀態下,這樣的油品加熱後很容易變質,進而產生致癌物質,這也不是不可怕啊!(右手背拍左手心)
好了好了!!講久了也是會脆搭,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使用兩光的Google哥閲讀原文報導:(起身泡咖灰喝)